此补非彼补,还记得小时候巷子里的哟喝声吗?——补锅咯。那个时候家里常用的都是大铁锅,用久了就会破洞,那个时候经济不像现在这么繁荣,纯棉纱缝缝补补在所难免。
我一直觉得补锅也是一门学问,补锅分为“热补”和“冷补”。“热补”得先将碎的铁锅片熔化成铁水,一般是两个人来完成。一位工匠点火生炉子,炉子上放一个小茶杯那么大的坩锅,里面装上一块块敲碎的碎铁锅片,随着风箱的不停鼓风,炉火越烧越旺,不消半个时辰,坩锅里的碎铁锅片就熔化了。与此同时,另一个工匠将锅上所通的洞口周围,用锉刀等工具清理干净,露出了亮铮铮的锅铁。这时,他们用一只小勺从坩埚里舀出铁水,飞快地倒在一块上面垫了些炉灰的石棉布上,迅速地晃几下,铁水就变成了一粒小圆球。然后,把那粒小圆球对准需要补的地方,从外往里轻轻一挤,另一只手拿一块毡子用力对按从洞口处露出来的铁珠,只听得“噗”的一声,飘出一小股淡烟,数秒钟后松开,就见一颗亮亮的、平整的豌豆大小般铁补,牢牢地把漏洞补起来了。“冷补”就是补锅工匠根据锅的大小、弧度,选用对应的小蘑菇状的铁钉,从里往外,穿过漏洞,再穿过一个垫圈,掰开铁钉的两脚,固定在漏洞处,然后用小锤轻轻敲打,使铁钉和方形垫圈贴实在锅体上。“冷补”方便快捷,但缺点就是锅内补的地方会比其他地方略高,使用的时候有可能妨碍锅铲在锅里翻动食物。
在生活条件好了,锅坏了也没人高兴去补,补锅的哟喝声也只留在我们的记忆里。
声明:本站部分内容图片来源于互联网,如有侵权请尽快联系管理员删除,谢谢!
主营:涤棉纱,纯棉纱,混纺棉纱,棉纱